合成生物第一股成功上市,从科研走向产业还有多远?|界面新闻

合成生物第一股成功上市,从科研走向产业还有多远?|界面新闻

bgc 2024-11-06 未来展望 144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0月31日,“合成生物医学第一股 ”华昊中天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行价为每股16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1.96亿港元。当日,华昊中天开盘价为21.5港元 ,较发行价涨34.38% 。截至收盘 ,华昊中天股价为20.80港元,涨幅达30%,总市值达75.83亿港元。

华昊中天是一家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的生物医药公司 ,目前已有产品上市。优替德隆注射液为华昊中天的1类新药,2021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晚期乳腺癌 ,2023年3月已经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不过,华昊中天目前尚未摆脱亏损 。招股书显示,华昊中天2022年、2023年营收为3282万元 、6664万元;期内亏损分别为1.61亿元、1.9亿元。2024年前5个月营收为2856万元 ,上年同期营收为2705万元;期内亏损为5745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亏损为8343万元。

今年以来,合成生物赛道大火 。资本市场上 ,今年四五月合成生物概念爆发,多个概念股股价频频涨停。

股价异常波动后,多家合成生物概念股公司曾发布公告提示风险。富士莱表示 ,公司生物酶催化法生产的R-硫辛酸已经实现量产 ,但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能否完全取代原有工艺取决于市场需求、客户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蔚蓝生物澄清,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仅设立了1 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 ,但目前仍处于前期菌种实验室研发阶段,距离规模化放大还有较大差距,并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合成生物第一股成功上市,从科研走向产业还有多远?|界面新闻

尽管如此,也抵挡不住资本市场的热情。据麦肯锡测算 ,合成生物学未来会对材料 、化学品与能源,人类健康与性能,农业 、水产养殖和食品 ,消费品与服务四大领域产生2万亿美元至4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2030年至2040年,合成生物每年可产生1.8万亿美元至3.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在7月16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合成生物赛道的未来”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李春提到 ,合成生物赛道过去五年经历了显著的增长 ,预计其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合成生物学也将成为引领健康产业和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从科学上讲,以生物元件、线路模块和底盘细胞的标准化研究和组装为特点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在全球加速演进,已使得“生物造万物”成为必然 。

何为合成生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在大会上解释称,“生物制造(合成生物)的特点一是原料可持续 ,二是环境友好或者低碳,合成生物都是常温常压,不需要高温高压体系 ,能耗消耗比较少;三是高效。 ”

谭天伟认为合成生物近几年得到重视既是因为有重大需求,也是因为技术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也表示,在大健康领域 ,一方面单靠从自然界筛选微生物发现新药已经受到很大局限,另一方面化学药物合成过程中会产生环境问题 。

邓子新举例称,在生产过程方面 ,化学药物传统的量产体系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 。很多抗生素发酵过程中产生臭气 、生产工艺复杂、排放和污染超标 ,还有倒灌、毒副作用 、浪费资源、化学残留污染等问题;在原材料获取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像青蒿素、紫杉醇等只能从珍稀植物中提取微量元素,提取纯化工艺复杂 ,污染严重等等。

而合成生物在大健康领域应用场景中有其可以发力之处。邓子新提到,代谢工程可以通过基因增减引起药物构效变化;通过组合生物合成,能使新药设计如摆拼图 ,候选化合物批量产生;同类药物共性平行途径基因重组,可基于老药产生优良新品等 。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卢云峰具体针对合成生物在大分子药物领域的应用方向进行阐释,他提到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化,全球差不多有超过10亿人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负担占所有疾病负担的三分之一 ,但是受制于血脑屏障,98%小分子药物和100%大分子药物无法进入大脑。如何利用合成生物,不仅能够将靶点药物合成出来 ,还可以使之能够高效地透过血脑屏障 ,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

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海峰表示他们一直推动设计出智能化 、可控的活体药物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理念,不管是基因疗法活体药物,还是细胞疗法活体药物 ,针对重大代谢病如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尿酸血症都可以发挥非常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合成生物如何从研发成果转化落地为实实在在的产业,面临不小的挑战。李春表示,合成生物如今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获取方式上能否更加高效和绿色;二是合成生物涉及伦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成本和价格能否让公众接受 。

目前,在合成生物赛道已经有公司成功将产品商业化,比如蓝晶微生物2023年发布了一款海洋降解生物聚合物——蓝晶™ PHA(聚羟基脂肪酸酯 ,一款生物合成的碳中和生物降解材料),该产品在规模化之初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据其创始人之一张浩千在接受极客公园访谈时的描述,当他们第一次尝试大规模投产的时候 ,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上万立方米的污水。但在实验室研发阶段,污水处理量很小,处理的难度和花销并不大 ,但一旦规模化量产 ,就面临极大的挑战 。

另一位创始人李腾则表示,“作为生物发酵合成的材料,PHA中就一定含有细胞碎片 ,一旦进行热加工,这些细胞碎片就会发黄 、产生气味——这是客户绝不能接受的。而要把细胞碎片处理掉,那成本就一定是失控的 ,至少在当时短期内无解。”

如何实现规模化量产的同时控制成本,这不是蓝晶微生物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合成生物赛道不少公司的共性问题 。

除此之外 ,合成生物还面临监管难题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谢震在大会上谈到自己在做科研产品转化时的感受,“科学监管在合成生物的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尤其是合成生物学领域 ,微生物发酵的产品要作为健康类的产品需要被批准。 ”他也透露,这个月在国家卫健委牵头下,新成立了“三新食品”监管委员会 ,评审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高清直播与多平台同步,本文标题:《合成生物第一股成功上市,从科研走向产业还有多远?|界面新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