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大牌汇源相中小众水果沙棘|界面新闻

饮料大牌汇源相中小众水果沙棘|界面新闻

admin 2024-11-14 24小时月刊 117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小众水果的潜在商业价值还在不断被挖掘。

沙棘作为一种地方性小众水果,在产业化发展上已经跃跃欲试 。而就像贵州的刺梨一样被王老吉这样的大品牌“相中” ,沙棘近年来不断进入大众视野,也在依靠更多大品牌将其深度开发成包装产品并推向市场。

比如汇源就在不断和沙棘“绑定 ”。近期汇源宣布推出了“沙棘籽油凝胶糖果”的新产品,卖点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而除此之外 ,汇源的沙棘系列产品已经形成矩阵 ,包括沙棘原浆、沙棘人参蜂蜜饮品 、沙棘茶等等 。

广泛生长在沙漠和山坡上的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果实是黄色到橘红色的小浆果——由于此前并非大规模种植并进入全国市场 ,这种“野果”在很长时间里并不为人所知,市场认知度也比较低。

而沙棘的走红与其他很多口感酸涩的小众水果类似,被挖掘的高光是它的营养价值。

饮料大牌汇源相中小众水果沙棘|界面新闻

这又是一个被称作“维C之王 ”的水果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 ,沙棘的维生素C含量为204毫克/100克。其中,中熟期的沙棘鲜果维生素C含量最高,有文献数据显示 ,沙棘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范围在100-972毫克/100克,沙棘的维生素C最高可达橙子的近30倍。

除此之外,沙棘中的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 、多糖等营养 ,与其他水果相比也极具优势 。

不过与近年来在社交网络上具备网红属性的芭乐 、桑葚、西柚、西梅 、油柑甚至黄皮相比,沙棘的“网感 ”和出圈度仍不及前者。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是它并未成为各大茶饮品牌争相上新的爆款产品,只有为数不多的茶饮和餐饮品牌尝试过使用沙棘制作产品 ,比如Coco和海底捞。而背后可能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许多茶饮品牌的研发和原料供应链更接近南方,这种北方特色小浆果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它的产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

实际上,沙棘的产业化已经在近年来悄悄加快。比如头部的沙棘产品供应商已经在冲击资本市场。

关于整个沙棘的市场规模 ,沙棘产品供应商内蒙古宇航人在其招股书中提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8年至2023年 ,按收益计算,中国沙棘产品行业市场规模由约人民币9.8亿元增加至约人民币2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0% 。预计到2028年 ,中国沙棘市场规模将达到约人民币52.7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0%。2021年至2023年,这家公司营收分别为1.47亿元、1.86亿元和2.20亿元。

除此之外 ,市场上的沙棘产业的相关企业还包括北京高远圣果和宝得瑞、河北神兴集团 、山西吕梁野山坡和五台山、内蒙古沙漠之花、青海康普 、新疆康元等 。

一些头部食品饮料品牌在推出沙棘相关产品的同时,也在上游深入布局产业链 。譬如汇源自2010年起就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种植沙棘近10万亩。

饮料大牌汇源相中小众水果沙棘|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尽管沙棘产业近年来势头发展不错,但仍存在产业化进程较为初级的一系列挑战。

根据新华网报道 ,国际沙棘协会副秘书长张滨认为 ,沙棘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同质化,品牌竞争力不强 。沙棘产业在供需 、加工、采摘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在种植方面,沙棘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如干旱、病虫害等会导致产量波动。新疆康元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和新疆沙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永海表示,沙棘资源从总体来看是生态林多,经济林少 ,野生资源大多没有形成集中管理,采收比较粗放,沙棘果产量低 ,资源利用率也不高 。

实际上小众水果之所以“小众”,和大众流行水果相比,往往存在种植区域不够 、产量不高 、产业链条挖掘不充分的问题 ,而从市场上来说,口感是关键核心——“好吃”才是决定一种水果是否大范围流行的根本因素。和大众水果相比,小众水果直接食用的口感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而只有通过深加工制作成果汁、果干、饮料等才能极大提升其口感。

沙棘也不例外 ,很少有人直接食用沙棘果,而市面上的产品多以加工过的原浆 、饮料、果油为主 。而这也考验沙棘产品的深度开发和产品创新能力。

但眼下的一个情况是,沙棘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相对滞后 ,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种类少。这也意味着它的附加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开平招聘网,本文标题:《饮料大牌汇源相中小众水果沙棘|界面新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